2009年開春的頭幾場球,待修復的不僅是你的揮桿.冰風暴和若干喜歡鑿地打洞的小動物將球場摧殘得滿目瘡痍,場務總管別無選擇,只得將有些地區標示為待修復區。
然而,場務總管可以選擇標示待修復之地的方式。白線或綠樁是最常見的標誌,不過在若干情況下,例如等待移除的枯樹枝堆,則無需加以標示。(如果你相信某個區域應被宣布為待修復區,請先與球場方面確認之後再繼續打球)
如果你的球、站位或揮桿部分受到待修復之地的干擾,你有權在最近的解除困擾點一支球桿長度範圍內免罰桿拋球(不得更接近球洞),或是在原球位擊球。不過要先確認當地規則是否強制規定解除困擾,以保護敏感脆弱的地區。
球場邊界之內的任何地區都可以被標示為待修復區。待修復區的所涵蓋的範圍不只是地面而已,如果你的球卡在待修復區內的樹上,你也有權解除困擾。
還有,也無關乎你身處哪一洞。如果你在第5洞打進第7洞的待修復區,照樣可以解除困擾。
---- 資料來源 高爾夫文摘第236期 P.38 ----
關於『待修復之地』(Ground Under Repair)之解說
「待修復之地」是指由委員會或其指定代表所界定,準備進行維修或正在維修的球場區域。準備移走的堆積物品及果嶺管理員所挖的洞,無論有沒有標示都屬於待修復之地。
在「待修復之地」範圍內的所有地面和所有草叢、灌木叢、樹木或其他生長物都是待修復之地的一部分。「待修復之地」的邊緣應該垂直向下延伸,而不是向上延伸。用來界定這些區域的標線與標樁也包括在「待修復之地」的範圍內。
標樁本身乃是阻礙物。當球停在「待修復之地」範圍內,或者它的任何部份觸及「待修復之地」時,就應視為在「待修復之地」裡面。
附註1:球場上割草後留下的草屑及其他不打算清除的廢棄物,除非有特別標示,否則不算是「待修復之地」的範圍。
附註2:委員會可制訂當地規則,禁止球員在待修復之地或為保護環境而界定為待修復之地的區域內打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